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常见的Flash存储器主要有两种,NAND和NOR,它们的cell都是FGMOS。FG虽为导体,但是由于完全被绝缘材料(比如氧化硅)包裹,所以电荷一旦进入FG,一般情况下不会消失,断电也不会,即所谓非挥发。近年来由于3D NAND的发展,CT(Charge Trap,电荷捕获) NAND已逐渐成为主流,即用charge trap layer(SiNx)替换floating gate作为电荷存储层。charge trap和floating gate最大的区别在于电荷是否能在其中自由移动。 3 j0 R/ Z: l5 j( s1 }
charge trap的材料是绝缘体,所以电荷不能在其中自由移动
* ]- m! ^$ P1 K03 读/写/擦
6 V+ W* A' H; Y; y8 s4 [- V& [Flash有三种基本操作: 读(Read), 写(Program/Write), 擦(Erase) FGMOS Cell结构: CG/Oxide/FG/Oxide/Channel/Si_Sub 7 B% h5 T& A3 T/ z
以SLC(single level cell)为例,一个cell,即一个FG,代表了一个bit的数据,非0即1,一般规定FG中没有电子为'1',有电子则为'0'。这里只用电荷有无来表述其实不严谨,因为Erase状态并不是完全没有电荷,而是电荷多少的问题,而且还有正电荷的存在,所以一般是根据Cell Vt来判断,如下图所示, Flash的一般操作如下,
% s3 _7 k4 t" ~% C% o5 T N Read. 假设CG接5V,即上图中的Vread,如果FGMOS的沟道(Channel)开启,即有电流流过,则数据为'1';如果FGMOS的沟道没有开启,即没有电流流过,则数据为'0'。对于理想器件而言,Read操作不会影响FG中存储电荷的数量。Read之后,电荷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Program. 假设CG接18V,当沟道中的电子获得足够高的能量,就会通过热载流子注入或Fowler–Nordheim隧穿的方式到达FG,去掉CG电压后电子被保存在FG中,即达到数据存储的目的 Erase. 可以理解为Program的逆操作,即Si_Sub接20V,CG接地,无论是NOR还是NAND,erase的过程都是电子通过Fowler–Nordheim隧穿效应离开FG,穿过Tunnel Oxide到达硅衬底(Si_Sub)
2 ~$ z7 L! _8 L* |
下表简单整理了NOR/NAND操作的基本原理,供参考。
1 ?$ t' c- C6 }" @) d4 i4 h
9 o7 q2 u2 M/ f" q$ H. @- ]' F) o7 B7 y5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