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6457|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仿真讨论] 电脑迎来光接口时代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5 09:2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stupid 于 2011-7-5 09:24 编辑
( v; T8 C  G) e1 ^' Z0 n" T6 v4 U. a; V$ K' g, S

2 t& T  ~- m+ j7 w

8 ?+ K1 t+ C7 K
采用了Light Peak高速接口的“VAIO Z”系列新产品“VPCZ21V9E”和通过高速接口连接使用的外部设备“Power Media Dock”。2 Y2 m: t% @& Y9 c* ~/ D/ p
索尼的欧洲法人索尼欧洲(Sony Europe)于当地时间2011年6月28日发布了笔记本电脑“VAIO Z”系列的新产品(型号为“VPCZ21V9E”)(英文发布资料)。新产品首次采用了基于美国英特尔开发的光传输技术“Light Peak”(开发代码)的高速接口。从2011年7月底开始陆续在欧洲上市,同时还将上市利用Light Peak高速接口连接的专用外部设备“Power Media Dock”(型号有VGP-PRZ20C和VGP-PRZ20A)。
, W  b- d) X7 M9 q# D  m+ O0 i/ n7 c2 |/ m# |, M6 o% K
  VAIO Z的特点是:微处理器采用英特尔的“Core i7-2620M”(2.7GHz产品)、配备了256GB的SSD和13.1英寸的1600×900像素液晶显示屏。主存储器为8GB。还配备了索尼“Exmor”品牌的130万像素网络摄像头。外形尺寸约为210mm×16.65mm×330mm,利用标准内置的锂聚合物充电电池时的重量约为1.18kg。 5 o7 t9 V& O- a* Q  E; Q' ]

' G  h. I1 e: ?* _4 s+ s8 A7 P9 E  作为有线外部界面,配备了一个支持Light Peak高速接口以及USB 2.0/3.0的端口、一个USB 2.0端口、一个HDMI端口等。无线接口支持无线LAN(IEEE802.11a、b、g和n)、蓝牙2.1+EDR以及3G。索尼曾在英特尔2009年9月发布Light Peak时表示赞同,很早就表现出了对Light Peak的兴趣(参阅本站报道1)。此前美国苹果公司实现了采用Mini DisplayPort连接器的“电气版Light Peak”高速接口“Thunderbolt”的实用化(参阅本站报道2/FONT>),而索尼此次则导入了真正的光传输技术。
1 Q  ?: y! N+ D* ?  W1 g. ?& Y# o6 ^9 p* G. T
* z  ]* |# x2 W0 O

3 z/ Y6 q0 p7 [4 ]6 T4 V在通过Light Peak连接的外部设备上配备GPU
+ d# Z) T2 Z- N
$ G3 \& x5 Z1 f2 D! p  利用Light Peak连接的Power Media Dock是作为“外部光盘装置”、“外置显卡”和“USB集线器”等工作的外部设备。除了光盘装置外,还配备了美国AMD(Advanced Micro Devices)的GPU“Radeon HD 6650M”和1GB DDR3连接的视频存储器。光盘装置方面,VGP-PRZ20A支持蓝光光盘及各种DVD规格,VGP-PRZ20C支持各种DVD规格。配备2个USB 2.0端口(其中一个支持USB 3.0)、1个HDMI端口、1个支持1000/100/10BASE-T的以太网端口以及1个D-sub 15引脚的模拟视频端子。, Q* h2 u/ U) y9 ]" z6 p# ]+ V
5 ?8 r: }+ ^  i0 d4 J6 |) e

9 q+ O% L3 P! @: `从上面看VPCZ21V9E的机壳内部。上部中央偏右的位置,可以看到安装有Light Peak控制器LSI和光收发模块的小型基板5 `0 Q2 t0 r) _$ a+ w0 h% n
5 E! r5 n+ k3 X7 E
从下面看VPCZ21V9E的机壳内部。从光收发模块出来的线缆连接在Light Peak端口的连接器上。( G/ V3 g$ j. @- `
9 U0 ]& j$ n% n( H( ]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12-3 15:20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2#
    发表于 2011-7-5 09:25 | 只看该作者
    首次在电脑上使用Light Peak接口的不是sony,是apple。# f9 J: g  y4 N- o# S" A( C

    % M5 k+ C7 ?. d8 ]4 e2 S5 n  ^0 [
    $ j0 `2 u2 Y8 F4 Q9 z) a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发表于 2011-7-5 09:34 | 只看该作者
    apple和intel合作的产物—— Thunderbolt,苹果在使用Thunderbolt技术上相比其他厂商有几个月到一年的优势。/ m+ ^; f6 M+ P! F( p6 ]
    英特尔实验室产品代号为“Light Peak(光明顶)”技术,实际将其命名为“Thunderbolt(雷电)”。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 +10 收起 理由
    Allen + 10 对。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楼主| 发表于 2011-7-5 12:06 | 只看该作者
    请注意,这个是Light Peak的原始版本,光版本。+ m' ?" H% Q9 f$ ^2 K. k: Z, \/ ]7 W6 L( s

    " p+ d+ K( _# Q+ H& v$ \6 y: t8 E) t( b0 b: `Light Peak于2009年9月首次在IDF上公开,其最大特点是采用了光传输技术。2010 下半年Intle表示Light Peak 可以首先支持 电接口,这就是苹果年初在Mac  Book 上推出的采用mini DisplayPort 接口的雷电接口”ThunderBolt“,支持DisplayPort和 PCIe 两种规范。之后Sony也在笔记本上加入了雷电接口。# I$ ~$ [! W" n3 }3 w% }
    # E0 A( l$ c1 Q; B8 a
    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关于Thunderbolt的一致性测试规范。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11-7-6 13:54 | 只看该作者

    成本、耗电量以及模块尺寸

    Light Peak等光传输技术时存在的课题——成本、耗电量以及模块尺寸等。 1 J) }* x) h  K; f
    / j6 R2 J+ ?- W( I8 Y% Q" |
      Light Peak目前正在试图解决上述三项课题。为光通信和Light Peak开发光元件驱动IC及光敏元件后段放大器等元件的美国Ensphere Solutions公司就表示,Light Peak光收发模块可较光通信利用的收发模块降低价格、缩小尺寸并削减耗电量。 - T$ E9 i# B" u+ N
    8 H" o: z4 A/ G* K$ ^( r
      具体指标如下:光通信利用的“SFP+”标准收发模块的制造成本为每10Gbit/秒数据传输速度约14美元,尺寸为56.5mm×13.4mm,高度为8.5mm。耗电量为每10Gbit/秒1W(图1)。 4 h# H, m* l/ F+ B( {  E

    / o# {/ S4 ~  [/ A$ Q
    ! L7 q' I, y0 k
    3 t, Q- ]7 N% {  而Light Peak光收发模块的目标价格是,将每10Gbit/秒的制造成本降至2美元以下。美国Ensphere Solutions认为只要进行量产,这一数值是可能实现的。模块尺寸可缩小至12mm×10mm,高度可降至2mm(图2)。耗电量为每10Gbit/秒130mW,是SFP+的约1/8。
    3 F: p* a9 H# S  o/ w( x( V. c& ^
    $ D0 G/ Z* @8 D* b # X: U; \* S+ P# e, l& n
      W" Q- J" @; C( `
      Light Peak光收发模块之所以能降低价格,是因为其构成部材价格低,而且部件数量少。首先光源的激光元件采用振荡波长为850nm的低价位面发光激光器(VCSEL)。传输通道利用多模光纤。一般情况下,多模光纤要比光通信利用的单模产品便宜。光通信利用的激光器是可进行单模振荡,而且波长稳定性较高的高价位半导体激光器。光纤也采用单模产品。
    . b2 a& T6 w- `& s& t, c
    7 d. Y) X* E0 V' I- j' a  其次构成部材较少。例如,没有配备用来保证激光器一定程度光输出的“APC(Automatic Power Control)”功能用光敏元件。而在光通信中,为实现稳定的通信,会尽量将激光器的光输出保证在一定程度上。此时,为实现光输出的稳定化,通常需要实时检测激光器的光输出。该检测用途配备了不同于数据通信的光敏元件。而Light Peak没有配备这种光敏元件。 $ m0 _2 d" [; ]% u- _4 J

    9 i+ q! t# ~& a; E  另外,消费类产品利用的Light Peak无需像社会基础设施利用的光通信那样的可靠性和产品寿命,因此可削减成本。
    . J+ A  y: ~3 z6 Z. I" q7 V# J, G
      光收发模块能够实现小型化是因为构成部材少,而可削减耗电量是因为无需采用APC用光敏元件等。 2 \, }5 j4 c  ^( F

    ! W$ t% ?1 `  t0 g9 `0 b  那么,制造Light Peak光收发模块部材的都是哪些企业呢?
    " P6 j- w) ]% `
    & d* K# j7 N2 Z: [6 t  目前已知,美国Oclaro正在开发光源VCSEL。美国Ensphere Solutions正在开发激光器驱动IC和放大器元件。另外,该公司还开发出了将电力管理IC和存储器等收发光信号所需的半导体元件集成在一枚芯片上的技术。 2 ~; Z+ O0 W7 Q3 K, ]9 f  b
    2 G; v  X+ t8 Z- h$ ?
      开发光模块的是美国安华高科技(Avago Technologies)和TDK的关联企业——香港新科集团(SAE Magnetics)(参阅本站报道)。估计正在开发连接器的是台湾鸿海精密工业(通称富士康)等。 ' S$ z% t# b$ O& q+ V9 S, c

    1 J/ \6 \2 ~1 \8 {& F8 [! L/ |  索尼似乎也在开发用于Light Peak的元件,熟悉Light Peak的某位人士介绍索尼开发的应该是“光敏元件”。索尼拥有激光器和光敏元件等光元件技术。正因为如此,除了光敏元件外,索尼还有可能在开发VCSEL。

    $ q; S" q7 a/ k9 s3 B& Y
    * Y' m& J% P( Y
    5 P3 m( S4 s: H& v$ U# U7 P- z. E* i
    2 `7 |# ?' t+ q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1-7-8 15:07 | 只看该作者
    看到这个东西在开发的时候是三年前,foxconn 中山 ambit.当时没量产,封装厂都不愿意跟avago合作开发,ambit 09年经济危机也没什么生意做,就跟avago合伙干这个.3 {0 |3 I/ u- }' g5 W! p6 s
    这个大鸟终于出世了!" w) B' k  Q! q3 {

    点评

    不错,3年磨一剑!  发表于 2012-1-27 09:52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 +10 收起 理由
    stupid + 10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楼主| 发表于 2011-7-9 12: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tupid 于 2011-7-9 12:13 编辑 , {6 }: u" u) S

    0 H' h( }$ I5 V  Z试制Light Peak连接器的台湾鸿海精密工业(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通称Foxconn或富士康)一开始就把Light Peak叫做“USB 4.0”
    7 J1 o9 R8 @6 Y
      c) x' N2 M) b- c由鸿海制造mini DisplayPort连接器在苹果采用以后已经成为标准。) |) s4 s" r# F  j* `! i/ [

    0 a: s; ^( ~, k( e3 }可能产生的变化至少有两个。一个是减少个人电脑配备的连接器数量。这样一来,除了能够大量低价生产连接器的厂商,以及在连接器方面具有卓越技术实力的厂商,其他厂商的生存将变得困难。8 \* Z" k# A' k. v* ^2 Y
    另一个变化是遵循特定接口标准的收发LSI的数量将会减少。只要使用基于Light Peak的接口技术,不只是DisplayPort和PCI Express,就连HDMI和SATA信号也能够传输。也就是无需再为各个标准逐一准备收发LSI。而且,英特尔公司的芯片组还可能配备Light Peak桥接LSI和控制器LSI等部件,或是在CPU中集成。因此,收发LSI厂商今后给自身产品添加附加值会恐怕将是难上加难。
    , n$ L" D- U4 [) [; k, h5 k
    . B- R3 M1 B" `2 H( u' _
    6 Z. H' @: }* a" {1 T( l5 I* I8 ^ $ v6 h6 ~" M& e0 H% x

    ( W  J7 ^/ N8 D9 ?; L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1-7-11 14:20 | 只看该作者
    哎。。被这些东西弄的头昏脑胀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1-7-18 11:17 | 只看该作者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11-7-18 19:3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11-7-18 19:51 | 只看该作者
    ,求助来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发表于 2011-7-23 09:26 | 只看该作者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发表于 2011-9-9 12:04 | 只看该作者
    看看98年才出的USB2。0 是到06或者07年才多人用。
    . \% h) ^0 w% M( t  E这个产品的话 我看要到2013年才能大批上市,晚的话要到2015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09: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tupid 于 2012-1-27 15:14 编辑
    7 c8 s. k9 W( D5 O1 L; k1 J: ]
    pjh02032121 发表于 2011-7-8 15:07 . t/ A3 L! g8 k* y" x, R4 h6 [3 P
    看到这个东西在开发的时候是三年前,foxconn 中山 ambit.当时没量产,封装厂都不愿意跟avago合作开发,ambit 0 ...

    + ?) s  P8 t* f# N; J( ^% W; `/ Q% [$ P% V) G, B5 S
    2 y+ N2 q6 s. |  Q
    / h' S+ E7 s! t: b
    看看你们开发的东西,但用的光芯片不是Avago的,而是 Ensphere  的 ESI-XVR1010,Ensphere说他们2011年出了500k 这颗芯片。/ M1 p  ^5 e3 S) B" c

    ( ~3 q" y6 X% A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发表于 2012-6-11 11:55 | 只看该作者
    stupid 发表于 2012-1-27 09:48
    2 g  |) ^' ~' F2 C- P) o" ~2 E看看你们开发的东西,但用的光芯片不是Avago的,而是 Ensphere  的 ESI-XVR1010,Ensphere说他们20 ...

    * }# m8 w0 x& O3 C" K. T% [+ t这个基板的图片比较的清楚,{:soso_e102:} ,那测试线还是出自兄弟手下呢,可惜当初没copy的资料出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8-1 19:35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