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63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工程师告诉你如何做PCB设计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2-21 17: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D* ]4 M7 O8 N/ i# i* |
. W. |5 A" ]1 ^& b/ o+ a
1、目的和作用
规范设计作业,提高生产效率和改善产品的质量。
) O! ~) i2 J5 a  {. ^/ ^3 f
2、适用范围
XXX公司开发部的VCD、超级VCD、DVD、音响等产品。

0 |4 k% i  Z- R  f0 {( l5 [
3、责任
XXX开发部的所有电子工程师、技术员及电脑绘图员等。
$ ?! k% G5 f' E+ k5 t* D2 q
4、资历和培训

: ~# e6 u  W" {9 B
4.1 有电子技术基础;
4.2 有电脑基本操作常识;
4.3 熟悉利用电脑PCB绘图软件.
" h6 |7 p: t( p" u2 Y- s
5、工作指导(所有长度单位为MM)
5.1 铜箔最小线宽:单面板0.3MM,双面板0.2MM,边缘铜箔最小要1.0MM。
5.2 铜箔最小间隙:单面板:0.3MM,双面板:0.2MM.
5.3 铜箔与板边最小距离为0.5MM,元件与板边最小距离为5.0MM,焊盘与板边最小距离为4.0MM。
5.4 一般通孔安装元件的焊盘的大小(直径)为孔径的两倍,双面板最小为1.5MM,单面板最小为2.0MM,建议(2.5MM)。如果不能用圆形焊盘,可用腰圆形焊盘,大小如下图所示(如有标准元件库,则以标准元件库为准):

- X' H7 n# X3 \' b9 h/ d
  R3 h6 n, g1 y$ w6 H" x3 W2 Z
焊盘长边、短边与孔的关系为:

. ~* Z5 M  r1 x  z; s$ |7 c: h( `6 b
4 ?% w4 p4 |+ A# W) H
5.5 电解电容不可触及发热元件,如大功率电阻,热敏电阻,变压器,散 热器等.电解电容与散热器的间隔最小为10.0MM,其它元件到散热器的间隔最小为2.0MM.
5.6 大型元器件(如:变压器、直径15.0MM以上的电解电容、大电流的插座等)加大铜箔及上锡面积如下图;阴影部分面积肥最小要与焊盘面积相等。
& D4 }' ]) w; `, b7 Z6 `
3 h& X* o9 V2 p: h' g& j+ H
5.7 螺丝孔半径5.0MM内不能有铜箔(除要求接地外)及元件.(或按结构图要求).
5.8 上锡位不能有丝印油.
5.9 焊盘中心距小于2.5MM的,该相邻的焊盘周边要有丝印油包裹,丝印油宽度为0.2MM(建议0.5MM).
5.10 跳线不要放在IC下面或马达、电位器以及其它大体积金属外壳的元件下.
5.11 在大面积PCB设计中(大约超过500CM2以上),为防止过锡炉时PCB板弯曲,应在PCB板中间留一条5至10MM宽的空隙不放元器件(可走线),以用来在过锡炉时加上防止PCB板弯曲的压条,如下图的阴影区:

: r. m' p% n& [* ^2 r
5.12 每一粒三极管必须在丝印上标出e,c,b脚.
5.13 需要过锡炉后才焊的元件,焊盘要开走锡位,方向与过锡方向相反,宽度视孔的大小为0.5MM到1.0MM。如下图:
2 q# D+ V9 m3 t, _: J3 q( A2 j, H

8 ^6 R, j# B9 b
5.14 设计双面板时要注意,金属外壳的元件,插件时外壳与印制板接触的,顶层的焊盘不可开,一定要用绿油或丝印油盖住(例如两脚的晶振)。
5.15 为减少焊点短路,所有的双面印制板,过孔都不开绿油窗。
5.16 每一块PCB上都必须用实心箭头标出过锡炉的方向:
: p- }& Y" _; @7 U( {
5.17 孔洞间距离最小为1.25MM(对双面板无效)。

" S5 k2 m' c' Y

$ b# {, @) w7 h" A
5.18 布局时,DIP封装的IC摆放的方向必须与过锡炉的方向成垂直,不可平行,如下图;如果布局上有困难,可允许水平放置IC(SOP封装的IC摆放方向与DIP相反)。

; i5 m$ C* W& G$ r4 \4 \# t, v7 Q

! ~3 O9 f; Q% T0 B
5.19 布线方向为水平或垂直,由垂直转入水平要走45度进入。
5.20 元件的安放为水平或垂直。
5.21 丝印字符为水平或右转90度摆放。
5.22 若铜箔入圆焊盘的宽度较圆焊盘的直径小时,则需加泪滴。如图:
. k6 \  ?7 ~% f) N( `* i9 P0 X

, i+ [5 K' b0 @2 E+ M  Q
5.23 物料编码和设计编号要放在板的空位上。
5.24 把没有接线的地方合理地作接地或电源用。
5.25 布线尽可能短,特别注意时钟线、低电平信号线及所有高频回路布线要更短。
5.26 模拟电路及数字电路的地线及供电系统要完全分开。
5.27 如果印制板上有大面积地线和电源线区(面积超过500平方毫米),应局部开窗口。如图:

/ z+ r9 z  V! g' Y
0 N, C2 h2 Y# o% ]& Y% W
5.28 电插印制板的定位孔规定如下,阴影部分不可放元件,手插元件除外,L的范围是50~330mm,H的范围是50~250mm,如果小于50X50则要拼板开模方可电插,如果超过330X250则改为手插板。定位孔需在长边上。
4 d- Y1 m8 \; [( O

' b$ J& c1 U' ?. o
5.29 横插元件(电阻、二极管等)脚间中心,相距必须是7.5mm,10.0mm 及12.5mm。(如非必要,6.0mm亦可利用,但适用于IN4148型之二极管或1/16W电阻上。1/4W电阻由10.0mm开始)铁线脚间中心相距必须是5.0mm,7.5mm,12.5mm,15mm,17.5mm,20mm,22.5mm,25mm。
5.30 电插印制板的阻焊丝印油如下图所示:
9 b: b5 W* g  _% j% k( q
5.31 横插元件阻焊油方向: (内向)
4 G9 Q; t# G$ [9 U

1 I) w- e3 m. _
5.32 直插元件阻焊油方向: (外向)
* V- R6 Q; ]$ Y$ x/ _
* j1 R1 F& G- Z, W; Y. b1 ]
5.33 电插元件孔直径: a) 横插元件孔直径为:1.1+0.1/-0.0mm b) 直插元件孔直径为:1.0+0.1/-0.0mm c) 铆钉孔直径 --2.0mm铆钉孔直径=2.25+0.1/-0.0mm --3.0mm铆钉孔直径=3.25+0.1/-0.0mm
5.34 PCB板上的散热孔,直径不可大于3.5MM
5.35 PCB上如果有Φ12或方形12MM以上的孔,必须做一个防止焊锡流出的孔盖,如下图孔隙为1.0MM)
9 X4 W1 \$ e; O( c$ h7 ]9 F0 }4 B7 d
0 E1 V1 l+ O( E* K0 d
5.36 电插印制板横插元件(电阻、二极管)间之最小距离X如下表:
+ `/ t; j2 z1 Q* A
, A5 J' W' p6 z4 b2 A
& ^8 Y, N# R! \* m" y. {
5.37 直插元件只适用于外围尺寸或直径不大于10.5MM之元件。
5.38 直插元件孔之中心相距为2.5MM或5.0MM.
5.39 电插板直插元件间之最小间隙要符合下图X及Y的要求:
) i0 f2 W% }3 _

; g, h$ J2 _) _. E3 S
5.40 测试焊盘: 测试焊盘以Φ2.0MM为标准,最小要Φ1.3mm。开模后的测试焊盘不能移动,非不得已事先要与生产部门商量。
5.41 当无维护文件时,PCB板上的保险管、保险电阻、交流220V的滤波电容、变压器等元件位置附近,面丝印上应有感叹符号及该元件的标称值.
5.42 交流220V电源部分的火线与中线在铜箔安全距离不小于3.0MM,交流220V线中任一PCB线或可触及点距离低压零件及壳体之间距应大于6MM,并且要加上符号,符号下方应有“HIGH VOLTAGE DANGER”字符,强电与弱电间应用粗的丝印线分开,以警告维修人员该处为高压部分,要小心操作。
5.43 在用贴片元件的PCB板上,为了提高贴片元件的贴装准确性,PCB板上必须设有校正标记(MARKS),且每一块板最少要两个标记,分别设于PCB的一组对角上,如下图:

; E6 M( D$ ?8 d" F  i
# S0 u$ q0 E/ y
5.44 一般标记的形状有:
/ f- P* _% w2 G' s8 B
9 d  Z+ I; {7 \5 X
A=(0.5~1.0mm)±10%
5.45 最常用的标记为正方形和圆形,标记部的铜箔或焊锡从标记中心方形的5mm范围内应无焊迹或图案;标记部的铜箔或焊锡从标记中心圆形的4mm范围内应无焊迹或图案。如下图:
$ q. A5 n2 ?1 `5 h1 u1 d
/ G% T8 |6 ^- I) [4 a
5.46 对于IC(QFP)等当引脚间距小于0.8mm时,要求在零件的单位对角加两个标记,作为该零件的校正标记,如下图所示:

/ a/ {, F* O3 x4 ]
3 S& H/ y/ [0 l- P- {; F4 Y& B7 I
5.47 在一块板上有相同的多块板时,只要指定一个电路的标记或零件的标准标记后,其它电路也可以自动地移动识别标记,但是其它的电路有180角度(调头配置)时标记只限用圆形(实心或空心)。
5.48 贴片元件的间距:
$ L+ v6 Q2 U6 O# i
* o7 {8 i5 b8 f

1 Y/ |& S8 d, B9 O7 I
5.49 贴片元件与电插元件脚之间的距离,如图:
" r& H' F( N$ p4 Q2 ]4 F
! Y/ ]$ M- p4 }2 J& B  P) U
5.50 SMD器件的引脚与大面积筒箔连接时,要进行热隔离处理,如下图:
& }) s9 y2 @/ ?
; `' L4 z3 O( y! P
其中A满足5.2的要求,B最小满足5.1的要求,最大不超过焊盘宽度的三分之一。

+ l$ Y. I% P5 S9 Y- T8 [$ U2 B2 X/ N
来源:本文来自网络汇编,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8 E" w* y) y/ I, a6 {, Q- R! s6 [; o8 ^, h9 \% n
/ x! d# ?! F1 i4 T+ b8 H6 j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frankyon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22-2-21 18:19 | 只看该作者
这一套流程非常详细
1 y% g$ W3 _5 {: s* h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10-28 15:47
  • 签到天数: 1199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3#
    发表于 2022-2-22 13:31 | 只看该作者
    this is professional precious datas !!!  thanks for your sharing !!!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5-16 15:00
  • 签到天数: 42 天

    [LV.5]常住居民I

    4#
    发表于 2022-2-22 16:0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的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10-28 21:12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