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9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功率MOSFET参数介绍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1-7 18:3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第一部分 最大额定参数1 W/ a# S+ f7 b- }7 n# W3 C) j$ t5 S/ z5 O4 s6 u% ~
最大额定参数,所有数值取得条件(Ta=25℃)
4 W( j* _7 s" u7 {) m; l8 Z6 a
8 q& [" A; c) u. @
; p% w- |( }( _; ]' ]5 W  Y( q
; P. c5 H. Q$ ]. D: _; VVDSS 最大漏-源电压0 t6 n' ?; _* w
在栅源短接,漏-源额定电压(VDSS)是指漏-源未发生雪崩击穿前所能施加的最大电压。根据温度的不同,实际雪崩击穿电压可能低于额定VDSS。关于V(BR)DSS的详细描述请参见静电学特性.7 H% Q4 W* c2 D: E1 G6 ]5 E- T+ B

6 t0 c1 F! R7 C# WVGS 最大栅源电压
) E% H; x/ q) y& b+ B' e+ c5 |VGS额定电压是栅源两极间可以施加的最大电压。设定该额定电压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电压过高导致的栅氧化层损伤。实际栅氧化层可承受的电压远高于额定电压,但是会随制造工艺的不同而改变,因此保持VGS在额定电压以内可以保证应用的可靠性。8 I! c  _" G6 Y1 i4 o2 Q2 J! S4 m5 K5 e2 v0 h6 d. [/ u  x
) K+ Q0 d, m  U* b. z& D
: @. C( Z+ ?5 o; Q+ F$ e3 HID - 连续漏电流. a, O  f* v3 C+ O8 P' ]7 ~' \, B0 N$ L& V( i5 V9 Z! u, D) S
ID定义为芯片在最大额定结温TJ(max)下,管表面温度在25℃或者更高温度下,可允许的最大连续直流电流。该参数为结与管壳之间额定热阻RθJC和管壳温度的函数:
8 {, X( x0 t0 }" }

, v' I$ r$ t* |8 g$ _因此需要设定电流密度上限,防止芯片温度过高而烧毁。这本质上是为了防止过高电流流经封装引线,因为在某些情况下,整个芯片上最“薄弱的连接”不是芯片,而是封装引线。 3 P$ n  S; Z1 `  p2 C$ C
考虑到热效应对于IDM的限制,温度的升高依赖于脉冲宽度,脉冲间的时间间隔,散热状况,RDS(on)以及脉冲电流的波形和幅度。单纯满足脉冲电流不超出IDM上限并不能保证结温不超过最大允许值。可以参考热性能与机械性能中关于瞬时热阻的讨论,来估计脉冲电流下结温的情况。
5 `  ~; D9 }8 p6 r+ e* `  ~' p0 @7 L% K- G4 n8 W% D$ o* V: g% g/ _( ]
" I! A( Z0 V- z, E, W" ^5 j7 w  D2 pPD -容许沟道总功耗  [+ K( j* B' a% r
" m  q: \) Q9 g; H0 w  E& ~; c- `- ~2 q! t# l
8 P, u& o2 e: ~" T& q+ Q容许沟道总功耗标定了器件可以消散的最大功耗,可以表示为最大结温和管壳温度为25℃时热阻的函数。
  I4 _6 y( k. _0 y
; ^; c$ q7 A( r# f( r5 [
第二部分 静态电特性& M9 j+ d. H9 I: G
3 @' x3 {8 G% B/ d
3 }# ]9 k- y1 ]- |$ k. X4 G( o  N$ Z0 j
V(BR)DSS:漏-源击穿电压(破坏电压)+ K& ], {. i8 a1 y6 ?( n
V(BR)DSS(有时候叫做BVDSS)是指在特定的温度和栅源短接情况下,流过漏极电流达到一个特定值时的漏源电压。这种情况下的漏源电压为雪崩击穿电压。
/ H, V- X' u! ?5 {3 AV(BR)DSS是正温度系数,温度低时V(BR)DSS小于25℃时的漏源电压的最大额定值。在-50℃, V(BR)DSS大约是25℃时最大漏源额定电压的90%。
' C3 L! \6 x) n$ c2 H: i& Z0 m6 t! i/ Q( D2 O
VGS(th),VGS(off):阈值电压
& m! X& e4 Z9 h9 H4 d3 uVGS(th)是指加的栅源电压能使漏极开始有电流,或关断MOSFET时电流消失时的电压,测试的条件(漏极电流,漏源电压,结温)也是有规格的。正常情况下,所有的MOS栅极器件的阈值电压都会有所不同。因此,VGS(th)的变化范围是规定好的。VGS(th)是负温度系数,当温度上升时,MOSFET将会在比较低的栅源电压下开启。. O. U/ N4 Q  t4 T( ?$ W- }0 v* b2 w" d! E& t. s2 W+ \0 E! m
6 q* F, o$ r1 u& c0 o: L8 F! h6 R9 a' m& D
RDS(on):导通电阻% Q* t" e# Z7 p& @
3 c, ?* U' M7 H! pRDS(on)是指在特定的漏电流(通常为ID电流的一半)、栅源电压和25℃的情况下测得的漏-源电阻。: b2 ?% N( r: a" M: t9 y2 C! z7 ]+ C7 }  N7 r% [. F/ E
9 B9 I. F  M' e$ Z- S2 Q" t; A) A5 [# h
IDSS:零栅压漏极电流  T+ r% b( d; M$ t' ]( i5 K" O$ K8 ~- Z9 Y8 G. [6 \
IDSS是指在当栅源电压为零时,在特定的漏源电压下的漏源之间泄漏电流。既然泄漏电流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大,IDSS在室温和高温下都有规定。漏电流造成的功耗可以用IDSS乘以漏源之间的电压计算,通常这部分功耗可以忽略不计。
. s: d3 e# i$ [8 X# U/ I- t6 ~: \1 t/ y- N' f1 ?  z7 x2 u  [
1 s* G$ ]- x5 j% h! a* r8 O- [IGSS ―栅源漏电流! p6 ]+ k! z( e
IGSS是指在特定的栅源电压情况下流过栅极的漏电流。! U6 G  }/ @* O3 N1 t  x9 g5 ]

0 S9 y4 O; q2 a. S; P( ]% j5 c第三部分 动态电特性3 c# A+ H  {# Y/ Q, b% E
4 O* h  b0 G: O3 f
Ciss :输入电容, G% a4 a0 O. J/ f1 `2 \
$ [2 R9 f; j, T8 W) l将漏源短接,用交流信号测得的栅极和源极之间的电容就是输入电容。Ciss是由栅漏电容Cgd和栅源电容Cgs并联而成,或者Ciss = Cgs +Cgd。当输入电容充电致阈值电压时器件才能开启,放电致一定值时器件才可以关断。因此驱动电路和Ciss对器件的开启和关断延时有着直接的影响。8 C  J; x+ {; U" l3 u
% D* E% U8 c$ f  n; NCoss :输出电容- [% J7 w7 H% X4 h
, |3 j& ^0 N# G; T1 R将栅源短接,用交流信号测得的漏极和源极之间的电容就是输出电容。Coss是由漏源电容Cds和栅漏电容Cgd并联而成,或者Coss = Cds +Cgd对于软开关的应用,Coss非常重要,因为它可能引起电路的谐振5 U  B. }" X+ ~! p8 d& }: A
  J; \1 {% u, \: [# lCrss :反向传输电容0 F& k$ k- F5 s0 T2 t
3 {4 [" |9 S! O) ~' G( V在源极接地的情况下,测得的漏极和栅极之间的电容为反向传输电容。反向传输电容等同于栅漏电容。Cres =Cgd,反向传输电容也常叫做米勒电容,对于开关的上升和下降时间来说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参数,他还影响这关断延时时间。电容随着漏源电压的增加而减小,尤其是输出电容和反向传输电容。
  i) y7 V  d8 C) ?: t
" m% [. `: l* c
Qgs, Qgd, 和 Qg :栅电荷, Y7 ~1 H2 p6 }7 I- I5 `4 O- h
2 w) R% d; |' k3 B9 Q+ m; R2 x$ g栅电荷值反应存储在端子间电容上的电荷,既然开关的瞬间,电容上的电荷随电压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设计栅驱动电路时经常要考虑栅电荷的影响。- W" R- w! S+ A$ B2 U. O+ B) d4 W
Qgs从0电荷开始到第一个拐点处,Qgd是从第一个拐点到第二个拐点之间部分(也叫做“米勒”电荷),Qg是从0点到vGS等于一个特定的驱动电压的部分。2 ^3 b& J+ U6 {( y& B
# y# f  S7 f/ n) i! I' Q
' |4 U  V/ Z  z& O
4 B7 E& j6 n% _$ F; c
td(on) :导通延时时间- ]) q. A) v, B9 z
# V" g; u  N0 p" s导通延时时间是从当栅源电压上升到10%栅驱动电压时到漏电流升到规定电流的10%时所经历的时间。
  c8 V" Y6 V2 d5 t7 }* r# Z: i: Z# H3 t4 \* u. z2 o5 Y# N: t/ `  ^  g
td(off) :关断延时时间
  I; u- ~1 @! {* f. }关断延时时间是从当栅源电压下降到90%栅驱动电压时到漏电流降至规定电流的90%时所经历的时间。这显示电流传输到负载之前所经历的延迟。
9 V  l; f7 u( M7 H) k' S7 |+ M1 H6 x1 d& {( O' M, H
tr :上升时间
9 ?; Y# q8 F7 i% j# R上升时间是漏极电流从10%上升到90%所经历的时间。
& V% p! T, |% k. R; S  o$ I) R/ j  @- n' _# g. U7 k9 |+ k8 y; B' }
tf :下降时间
8 ^* u' b4 g2 l7 v* S7 ^3 g4 H下降时间是漏极电流从90%下降到10%所经历的时间。

3 `' ^9 C$ q9 Y; l6 E3 n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4 15:02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2#
    发表于 2023-1-7 22:45 | 只看该作者
    非常之好, 有PDF版吗?想下载收藏

    “来自电巢AP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8-24 12:06 , Processed in 0.156250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