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jimmy 于 2013-4-3 08:58 编辑
! T/ X2 k( O1 w8 u# m$ u. I X( c% Z" z. U
附上:我们发的思考题,你能答多少,就能看出你究竟学到多少。
# }4 O! h( R) U& i* F2 ]) l- w3 _; H- c; K
1、为什么大电容可以放在距离芯片较远位置,小电容要尽量靠近芯片管脚放置?
+ D% l) J- z( Z4 u3 J; r+ L0 q/ ]( W# `
2、如何估算线宽和过孔的过流能力?6 c6 ~- x# ]3 `' \! M h& A
W; U; k* L2 H2 N3、叠层是否是走线层越多越好,只要保证电源能连通就可以? $ L: _# b3 G/ b% N
) C+ e3 w- U# L, B0 j, j1 P1 {4、为了降低电容的等效电感,可以采用多个相同容值电容并联的方式进行滤波?
3 J6 Y8 e) i5 o& _) Y* V- j' \/ g. }. y+ G& s; N( g5 a
& \. ]" C( a6 S1 x \ 回答下其中的几个问题,不知道我认为的对不对?
! G L* ?: \# m' F2 F% l. ?, ^; X+ J9 K* T, q# s+ u, x) y
Q4、虽然并联电容可以有效的降低等效电感,但其中的谐振频率并没有得到改善,阻抗仍然变化的很快,这是就需要并联大量的电容来达到相对平坦的阻抗变化曲线,这样就很浪费如果使用不同的值的话就阻抗曲线就平坦些,
1 Q0 r r5 \; U$ Y2 ^
+ o- i( X. `' P# EQ1、为什么大电容可以放远点的原因好像是应该大电容的谐振频率较低对应的波长就大点去耦的范围就大点,小电容反之。
7 }* d F2 T' {* S
% ?, R( ^1 \* [; G1 Q9 f
! w {7 L" V4 S9 iQ2、而电流与线宽和过孔之间的关系好像还与温升还要看你做的是几OZ的板有关,不同的大条件下,线宽自然不一样了,我看书好像有一个公式可以百度下,还有现在比较经典的线宽和过孔与电流之间的关系的表格应该可以百度的到。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