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10306|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DDR3走线分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11-20 15:36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18 10:0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请教大家,DDR3走线要分几组呢,每组是哪些线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发表于 2013-11-21 16:11 | 只看该作者
    具体DDR3信号走线等长,以16bit DDR3 为例
    ; s: `) u9 v$ s1 t+ Z$ b+ M一、时钟信号CLK
    + m8 h# }: U8 O  时钟信号CLK 的长度要求如下:9 s$ b! }) r7 D3 K1 Z
      1、CLK 信号走线长度最长不能超过4inch;
    ' d- ?3 w6 S3 l: P  @  2、CLK 差分对信号走线严格走差分,差分对内部走线的长度差推荐小于5mil,即:, G2 o4 ^& ^; j0 u0 t
         |LCLKxP-LCLKxN| < 5mil;
    - z* N9 R$ p1 d: g! m  k- H  3、DDR 走线线宽和线间距不能小于4mil。6 f) E: v- B% P8 c" ~, O
    二、数据选通信号线DQS: r: X8 ]' |; L- m( H
      数据选通信号线DQS 的长度要求如下:
    1 w  E3 e, h/ r( B+ ]  1、DQS 差分对内部两根信号线严格等长,差分走线长度偏差推荐小于5mil,即:0 a0 C' C3 t  C7 e! j
         |LDQSxP-LDQSxN| < 5mil;
    1 v; _9 z7 r( ~  2、DQS 以CLK 时钟走线长度为参照进行走线,其走线长度相对于CLK 的走线长度
    0 n* D3 n8 B5 c8 G     允许的偏差为±250mil,即:LDQSx = LCLKx +/- 250mil。9 c8 I7 }: c, F
    三、数据信号线DQ[0:31]& N; b* P+ t9 }: `6 D0 Z
       数据信号线DQ[31:0]的走线长度以DQS 作为参考,偏差50mil,具体如下:8 J* ?4 l/ j2 \' P
       1、DQ[7:0]以DQS0 的走线长度为参照进行走线,允许偏差范围为50mi,即:% z" Z$ S! X7 P
          LDQ[7:0] = LDQS0 +/- 50mil;
    . `. e7 f- y8 Q9 N& _" Q3 K  F  a   2、DQ[15:8]以DQS1 的走线长度为参照进行走线,允许偏差范围为50mil,即:
    ) y1 H2 E& ^! _7 Z* G# T8 c      LDQ[15:8] = LDQS1 +/- 50mil;
    ; v+ `: P: d+ a0 Y# U, {$ k! w   3、DQ[23:16]以DQS2 的走线长度为参照进行走线,允许偏差范围为50mil,即:( @7 u. C6 N  B% \
          LDQ[23:16] = LDQS2 +/- 50mil;5 O0 Y" {  J- \
       4、DQ[31:24]以DQS3 的走线长度为参照进行走线,允许偏差范围为50mil,即:6 c  I& m2 N0 d
          LDQ[31:24] = LDQS3 +/- 50mil;( W% \5 t* D) f% z5 |
       5、数据走线推荐以 GND 层为参考平面,在无法满足的情况下,要求同组同层走线。* g( _+ s8 ^  T: z$ L% D# W# ~9 p
    四、数据掩码信号线 DM
    ; b+ m. ^! c# S& F2 [4 `    数据掩码信号线DM 的走线长度以DQS 为参考,要求如下:
    , a7 V1 L' T8 e. F    1、DM0 以DQS0 的走线长度为参照进行走线,允许偏差范围为50mil。- X1 Y& |' L) R9 U2 P
        2、DM1 以DQS1 的走线长度为参照进行走线,允许偏差范围为50mil。; F; b# O4 m) Z) z. @
        3、DM2 以DQS2 的走线长度为参照进行走线,允许偏差范围为50mil。0 A, I* Y' P" f
        4、DM3 以DQS3 的走线长度为参照进行走线,允许偏差范围为50mil。
    . S$ L8 @) F3 I: z" R- `五、地址信号线ADDR[0:14]  S; E" Y, h( Q% g
        地址信号线ADDR[0:14]的长度要求如下:
    ) t5 S8 p+ T6 ~; J    1、ADDR[0:14]以CLK 时钟走线长度为参照进行走线,允许的差范围为100mil,即:
    5 r) A$ H2 y! ?; c; t# Q       LADDR = LCLK +/- 100mil;
    ( h+ c3 K; ^: Y    2、地址线采用 T 型走线,T 点到Hi3531 端管脚的走线,最长不超过2inch;T 点到8 [% j0 A* m1 S& }4 P6 d
           DDR 颗粒端管脚的走线,最长不超过1inch。
    * B/ \; y& O  q0 P六、控制信号线
    * @* C! f8 W9 D! N    控制信号线BA[0:2]、DM、CKE、CSN、WEN、CASN、RASN、ODT 的长度要求如
    , e) h' ^4 N, }' T! {0 _    下:
    + m8 J7 x) O" y    1、控制信号线以 CLK 时钟走线长度为参照进行走线,允许偏差范围为100mil;& v# @/ v" k' Q1 N& _3 I6 p
        2、为减小信号反射,建议所有 DDR3 SDRAM 接口信号走线避免穿越电源地分割区  
    ' t+ G1 G6 q# O' ?       域,保持完整的电源地参考平面,单板PCB 设计时传输线阻抗控制在50Ω±
    " ^) Y, l% b1 t, K9 l0 B       10%,DDR3 时钟差分线阻抗控制在100Ω±10%。/ K* w# Y0 Q  G: t+ L& g! B

    * {6 h4 o/ o3 s4 z以上仅供参考,这个是支持总线频率:533MHz~620MHz,如频率跑的低可以适当放大误差。

    点评

    支持!: 5.0
    支持!: 5
      发表于 2014-1-26 12:30
    支持!: 5
    赞!说的很详细,特别好.  发表于 2013-12-13 09:2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发表于 2013-11-21 17:55 | 只看该作者
    地址线和控制命令线可以按照一组来画,这个遵循2W原则就可以了。而数据基本上要遵循3W原则,CLK可以尽量大于3W。
    / @6 p/ Q" M. v7 U5 Z  O按照上面的说明,一组一组的分好,再去做等长就可以了。
  • TA的每日心情

    2019-11-20 15:36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9 21: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flywinder 于 2013-11-19 21:48 编辑 9 {4 i& g  _$ D) R8 `. ]5 R9 h- t9 s
    天翼 发表于 2013-11-19 13:55
    ' T' |. V$ a3 a( Y: g以16bit DDR3 为例,走线分以下几大组:! d4 L8 @1 X$ }6 q$ X: h
    1、时钟信号CLK。
    + c# `- ^- F/ e) I2、数据选通信号线DQS。

    6 p6 B* l" l* K3 S; j0 L$ q4 T- Y+ N/ f( Z
    走线时要求同组等长,是只分分数据组和地址组么?
    " `% ~5 E! i7 x; y控制信号线和地址信号线要等长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13-11-19 13:55 | 只看该作者
    & ?0 _. ^4 z1 M9 O
    以16bit DDR3 为例,走线分以下几大组:& B, w- `4 e8 s7 X4 H/ Y8 G6 D7 u
    1、时钟信号CLK。
    % u; [! B/ x  p8 v0 P  a* c$ ^) S9 f2、数据选通信号线DQS。) z7 k9 Z4 [$ x# c
    3、数据信号线DQ[0:31]。
    8 s1 O& l' b0 C7 B  (1) DQ[7:0]以DQS0 为一组。' ]! t9 L! H$ G$ I
      (2) DQ[15:8]以DQS1 为一组。
    7 j, b; \  Q4 _- m, ?/ f  (3) DQ[23:16]以DQS2 为一组。
    9 y. M% W  S& v. j# s  (4) DQ[31:24]以DQS3 为一组。6 t+ Y6 L9 \9 f3 O% U% D9 e5 e
      数据走线推荐以 GND 层为参考平面,在无法满足的情况下,要求同组同层走线。1 q- s% R& c- N0 G  |  \& L/ |+ }
    4、数据掩码信号线 [0:3];* r8 [2 o& z* d5 \7 @4 [: G9 ^7 T
    5、地址信号线ADDR[0:14];
    - A* _& `& ~- L. n8 `, J6、控制信号线BA[0:2]、DM、CKE、CSN、WEN、CASN、RASN、ODT;
  • TA的每日心情

    2019-11-20 15:36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16:58 | 只看该作者
    天翼 发表于 2013-11-21 16:11- E* b0 Q; \1 j" G% Z* d
    具体DDR3信号走线等长,以16bit DDR3 为例
    $ \* a+ H* D* F9 N8 z0 j1 Z: C1 X一、时钟信号CLK
    1 k% F  e0 o" L; Q5 V  时钟信号CLK 的长度要求如下:
    6 g, _- [) M6 a( y% {# }
    嗯,受教了,谢谢如此详细的解答- V3 i) T3 L& F) b8 J
    ( _: E7 ?# z5 F9 `  C
    看了jimmy版主的视频,具体走线时分组似乎有点小不同:4 ~! F" Z3 ]: ]9 V/ o4 j
    9 u4 D( m3 w- w: @; G* V/ Z2 [
    pcb上具体走线时:  以16bit DDR3 为例. r  m% V( N+ o7 y, a! q1 r

    0 Y8 N' H* X6 o$ `# n* G数据组分四组:
    - ]/ x7 I6 I- s3 z: S& O每组包括:DQ(8),DQS(2),DM(1)
    2 f( O5 I# Z  `3 x; K) p) ^地址线一组:, e2 F% y8 K2 |& ]6 J- P
    每组包括:ADDR(15),BA(3),DM,CKE,CSN、WEN、CASN、RASN、ODT ,CLK/CLK-N' _5 V2 M; u/ P" S4 L. m8 k$ b
    1 y: j* g8 d7 ^* t7 d
    不知道你们走线时是怎么分组的,是不是地址线和控制命令线分开分成两组?
    " E# K" F& i( W, D# ]' i
    : Y& r4 f6 u9 t' h6 g按上面的分发,要求同组同层的话,地址线这组显得有点多,走线时应该会占很多空间: _- p' x% H  |. y. k7 Y
    4 W" ?  o. t, {6 h
    刚学这个,很多还知识耳闻目染,谢谢哦
      J: `, S2 |( U* y2 w7 l+ w" R& w+ o2 z2 w1 J/ m" N6 X/ |! b
    {:soso_e163:}
  • TA的每日心情

    2019-11-20 15:36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 17:04 | 只看该作者
    天翼 发表于 2013-11-21 17:55
    ! Z" g/ y' a# ?: }# e) r0 [地址线和控制命令线可以按照一组来画,这个遵循2W原则就可以了。而数据基本上要遵循3W原则,CLK可以尽量大 ...
    - B% m6 g) [+ C1 Z7 H: r! W
    嗯,谢谢啊,记得在哪里见到过有说同组的线过孔数要一样,可是看到的板子几乎都没有这样做呢+ q6 G4 P, d% K4 c, k  A) g
    % ^0 z, x* J# }+ w
    难道是我理解错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3-12-4 17:11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是纳闷,都说要同组同层同过孔,不过看到的板子好多都没这样做,毕竟这样做在板子面积有限的情况下太难了,包括原厂的demo同组数据线也是分了3层走线(top bottom S1),但是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控制不同层的影响的

    3层.JPG (175.67 KB, 下载次数: 2)

    3层.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14-2-10 09:53 | 只看该作者
    受教了!谢谢楼主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发表于 2014-2-10 11:38 | 只看该作者
    ang629 发表于 2013-12-4 17:11+ Q* G" L2 g& T+ i
    我也是纳闷,都说要同组同层同过孔,不过看到的板子好多都没这样做,毕竟这样做在板子面积有限的情况下太难 ...

    / ?/ V! t2 P0 ]/ _0 @/ J! V: z同感
    + @& ^6 @' [% r6 y! M" p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2-8 15:41
  • 签到天数: 159 天

    [LV.7]常住居民III

    13#
    发表于 2014-3-27 10:3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发表于 2014-4-16 09:2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5-31 15:50
  • 签到天数: 19 天

    [LV.4]偶尔看看III

    15#
    发表于 2014-4-17 09:30 | 只看该作者
    天翼 发表于 2013-11-21 16:11
    . [0 w' P0 W1 g" c2 ]: x1 b' a具体DDR3信号走线等长,以16bit DDR3 为例/ q7 F& @+ g4 `/ o+ U/ J2 w
    一、时钟信号CLK
    ( N7 `" @, o+ c0 j8 a* p  时钟信号CLK 的长度要求如下:
    ) y9 |0 E& |  \/ O: f7 c8 \& {1 b
    受教了,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7-26 20:40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